糖尿病防治知识-凯发k8官方
1.什么是血糖?
血糖,就是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它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血糖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食物,当食物被人体摄取之后,经过消化道分解吸收从而形成葡萄糖。另外,蛋白质、脂肪及从肌肉生成的乳酸可通过糖异生过程变成葡萄糖。而空腹时的血糖主要来自于肝脏储存的糖原。
血糖经过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用,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释放出大量能量,为全身各组织利用和消耗,尤其是脑、肾、红细胞、视网膜等必须不断由血液供应葡萄糖。
人们常说的血糖值就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会受到情绪或者饮食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空腹血糖一般维持在4.4~6.7mmol/l(80~120mg/100ml)之间。血糖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终身的、致命的。
2.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我国最早的古典医书《皇帝内经》就有关于“消渴病”的记载,也就是消瘦加上烦渴。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十分复杂的终生性疾病,是慢性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生理特征是血糖水平增高,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者β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血糖增高时可以出现三多一少,也就是指吃的多、喝的多,排尿多、以及体重减轻的典型症状,但多数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仅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血糖升高,从而贻误了治疗时机。长期血糖增高会导致多器官组织损害,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脑血管、肾、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病变等,严重时可发生急性酮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甚至威胁到生命。
3.血糖升高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糖尿病。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但不能因为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就认为自己患上了糖尿病。有很多因素可以使血糖浓度升高,但并不表现为糖尿病。
肝炎、肝硬化等各种肝脏疾病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时,可出现餐后血糖一过性升高。
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速尿、女性口服避孕药、烟酸、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均可引起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停药后,血糖会很快恢复正常。
当进行中度或者剧烈体育运动时,肝脏中储存的葡萄糖会释放出来,使得血糖水平升高。
另外,血糖水平在早晨4点至8点之间显著上升,妊娠期、月经期等也可使血糖浓度升高。
4.什么情况下可以诊断为患有糖尿病?
旧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1980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提交了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次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对该诊断标准进行了评议并加以认可,我国糖尿病学会于1999年10月建议在中国人群中采用此诊断标准。
糖尿病主要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的血糖值来诊断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被诊断为糖尿病:
①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00mg/dl);
② 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 (126mg/dl);
③ ogtt试验中,2小时血糖≥11.1mmol/l (200mg/dl)。
其中,空腹血糖是指至少禁食8小时的血糖值;任意时间是指一日内任何时间的血糖值,不管上次就餐时间或摄入多少食物;ogtt是指将75g葡萄糖粉溶于水中,在空腹状态下5分钟内将葡萄糖水喝下,通常检测2小时后的血糖值。
5.糖尿病分为几种类型?
1997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协会提交的报告对糖尿病的分型进行了修改。
修改后的糖尿病病因分型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即1性糖尿病、2性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其中80%左右的糖尿病属2型糖尿病,我们日常所说的糖尿病一般也就是指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发病大多在40岁以上,多数起病缓慢,患者多正常或肥胖,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确诊时患者已有5~10年的病史,体内胰岛素正常或相对少。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起病较突然,起病前体重多正常或消瘦,三多一少症状较明显,体内胰岛素含量较低。
6.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常常称之为“三多一少”。出现典型症状,常常容易提示患者去医院就医,通过临床检查发现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其“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常常非常典型,而2型糖尿病初期几乎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或者存在一些非典型症状。例如,感到疲乏、劳累;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皮肤瘙痒;手、足经常感到麻木或者刺痛;伤口愈合非常缓慢;经常或者反复发生感染;男性发生阳痿,女性发生阴道异常干燥;极易饥饿;恶心、呕吐等。由于这些症状也可在其他疾病中出现,因此往往延误对糖尿病患者的正确诊断。
7.糖尿病与吃糖有关吗
这里所指的糖,是指碳水化合物的总称,糖又被分为多糖、双糖、单糖。我们饮食中的米饭、馒头、面条、面包、饼干、山芋、南瓜等等所含的淀粉便是多糖,多糖类的淀粉虽然不甜,但在淀粉酶的作用之下,会被分解为单糖,而且主要是葡萄糖。葡萄糖是可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但它的吸收和利用需要有胰岛素的帮助。如果含淀粉或糖的食物吃得太多,再加上体力运动少,缺乏足够的能量消耗,身体里的胰岛素无法帮助多余的糖类吸收和利用,就有可能使血中的血糖升高,甚至通过肾脏滤出成为尿糖,从而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8.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发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不过下列因素可能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1)有亲属,尤其是一级亲属,患糖尿病者;(2)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3)肥胖或超重,特别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大于25者,另外腹部肥胖者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4)高血压、高血脂及早发冠心病者;(5)以往有妊娠血糖增高或巨大儿生育史,有多次流产者;(6)年龄40岁以上者。国内外资料都表明40岁以上中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较年青人显著增高;(7)饮酒过多者。
9.肥胖的人一定会得糖尿病吗?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也可称为苹果型肥胖。这种肥胖的体型像一个苹果,肚子大,腰围粗,四肢则较细。肥胖者的脂肪都堆积在心脏、胰腺、肝脏和肾脏周围,容易得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
据统计,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约50%的肥胖者将来会患上糖尿病。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危险至少增加5%。肥胖患病率越高的地区,糖尿病患病率也越高。随着年龄增长和体力活动减少,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到75岁之间,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而脂肪组织逐渐增多,因此造成了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多。
10.糖尿病的流行情况和社会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4年全世界约有糖尿病人1.94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将增加到3.66亿人。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增加的速度特别快,甚至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特别是那些经济和生活水平发生剧变的国家,还有富裕国家中的贫困民族,糖尿病的流行状况令人堪忧。
我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三个国家之一,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估计全国糖尿病患者达到2000多万,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由3.4%上升到3.9%。
11.检测尿糖有何意义?
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在尿液中可查出葡萄糖。但尿糖在其他情况下也可出现阳性,从而引起假性糖尿病。另外,尿糖的测定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目前已不将尿糖作为观察糖尿病控制的指标。但是,检查尿糖仍然是有临床意义的。在没有肾脏疾病的情况下,通常一个人的血糖越高,尿糖阳性程度也越高。经常检查尿糖,可以间接反映血糖是在升高、下降还是变化不大。与血糖相比,尿糖检测无创伤、无痛苦,既方便又价廉。在没有条件及时检查血糖的情况下,查尿糖也是一个提供治疗依据的有效监测措施。
12.为什么要进行血糖监测?
进行血糖监测有助于对糖尿病的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
糖尿病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空腹血糖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最可靠的方法之一。一般对尿糖阳性或尿糖虽阴性但有高度怀疑的病人,均需做空腹血糖测定,以明确诊断。
一旦诊断为糖尿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通过血糖监测了解药物的疗效、及时调整药物及治疗方案,以控制维持体内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肥胖患者,通过定期血糖监测,可以做到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13.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有何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是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最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因此更适合作为糖尿病的监控指标。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可以鉴别暂时的或者持续的血糖变化。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为<6%,而在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应为<7%。当糖化血红蛋白值超过7%时,说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或一天中血糖有较大的波动。如果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性高血糖,有可能会发生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
14.怎样早期发现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的早期不一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而典型症状的出现,就有可能意味着病程长,病情较重了。尤其是2型糖尿病更是如此。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尤为重要。中老年、肥胖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等都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有以上情况的人群应定期到医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另外,当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是否与糖尿病有关。1.常发生疖肿或毛囊炎等皮肤感染;2.有异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3.女性下身瘙痒,按阴道炎治疗效果不佳;4.男性性功能障碍,排除了泌尿生殖道局部病变;6.年轻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眼底病变等。
15.糖尿病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如果贻误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容易继发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等,这些并发症常常会导致急性死亡。不过,随着对糖尿病治疗水平的提高,这些急性并发症得到了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越来越低。而慢性并发症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变,如大血管病变如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并发症已成为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或致死的主要原因。
16.糖尿病的预防
有学者把糖尿病的预防归纳为四个一点,即多懂一点、少吃一点、勤动一点和放松一点。多懂一点,就是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少吃一点,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控制了饮食,再加上增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放松一点,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因为吃得多、锻炼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17.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我国学者提出了糖尿病”五套马车”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五条:①教育与心理治疗。通过健康教育让糖尿病病人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②饮食治疗。指导糖尿病病人学会计算每天饮食的热量,做到合理用餐,饮食有度,以便与运动治疗有机结合;③运动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全身状况,酌情制订适当的运动计划,以免盲目锻炼带来危害;④药物治疗。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依据血糖水平和个体特点,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压、调脂、降粘及其他药物;⑤病情监测。定期给糖尿病患者检查血、尿各项指标,心电图以及眼底检查,根据病情发展情况,指导治疗。
18.糖尿病的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基本措施,不论糖尿病属何种类型,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是否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都必须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才能发挥更好的疗效。
糖尿病患者饮食烹调应以清淡为主;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主食可分成3~6餐食用;食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如谷类,面食等,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能的55-60%左右,每日进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应在150克~200克;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食品;不吃或少吃高糖食物及油腻食物;不饮酒,不吸烟。总的原则是应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并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供给足够的各种营养素,达到并维持标准体重。
19.糖尿病病人适宜食用的饮食有哪些?
(1)粗杂粮,可代替部分精细粮。如玉米面、荞麦面、小米、燕麦片、高梁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具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
(2)大豆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甘油三脂,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
(3)蔬菜,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延缓餐后血糖升高。可选择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如南瓜、黄瓜、番茄、芹菜等。
(4)低糖水果,如果病情控制较好,可以食用含糖量在12%以下的水果,一般在两餐之间食用,一天控制在100克以内为宜。含糖量低于12%的水果有西瓜、香瓜、葡萄、樱桃、梨、柠檬、橙子、桃子、李子、石榴、桔子、枇杷、柚子、杨梅、苹果、菠萝等。
(5)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如瘦肉,鱼虾等。
20.糖尿病病人不适宜食用的饮食有哪些?
(1)甜食,可使血糖迅速升高。如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2)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使血脂升高。如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肝、脑等动物内脏更应不用或少用。
(3)高糖水果,如香蕉、桂圆、荔枝、柿子、甘蔗、蜜枣、葡萄干等,含糖量均超过12%。
(4)饮酒。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还易引起低血糖。
21.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以消耗葡萄糖,改善异常的高脂血症,并通过增加能量消耗,降低体重,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两大基本疗法之一,对于一些轻症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就能很好地控制糖尿病。运动疗法需坚持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一般糖尿病运动疗法应做“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推荐的运动有做操、打拳、慢跑、较长时间的快走、打羽毛球或乒乓球、跳交谊舞、中老年迪斯科或扭秧歌、蹲下起立、仰卧起坐、游泳等。
22.糖尿病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1)检查双脚,穿上非常舒适合脚的鞋袜,以免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
(2)开始运动前做些准备活动热身运动,锻炼之后要做放松运动。
(3)为防止发生低血糖症,尽可能在饭后1到2小时参加运动,尤其是早餐后是运动的最佳时间,运动时还可随身带些糖类食物。
(4)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需注意避免在四肢部位注射胰岛素,运动时可适当补充些糖类食物。
(5)患有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者,一般不宜参加剧烈运动。
(6)对老年性糖尿病病人,尤其是对伴有高血压及缺血性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应限制运动强度,以轻体力活动为宜。
(7)运动疗法需长期坚持,而且必须与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
23.怎样掌握运动强度?
通过掌握运动强度,可以保证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适当安全的运动同时达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一般来说,糖尿病病人每周至少运动3次或隔日1次,如果需要降低体重,每周应运动5次。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微出汗,有轻度疲劳感但不气喘吁吁为宜。
运动强度还可以通过数脉搏来控制。首先算出最大运动心跳数:最大运动心跳数=220-年龄。举个例子,一位60岁的老人,最大运动心跳数=220-60=160。运动时保持脉搏跳动数在最大运动心跳数的60%到85%(160×60%~160×85%)之间,也就是每分钟96~136次。
24.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当非药物疗法,饮食和运动治疗后,血糖仍不能很好控制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口服降糖药的治疗。但须注意的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仍应坚持饮食调节和运动治疗。
糖尿病患者一旦服药以后,必须长期坚持服药,定期监测血糖,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即使调整治疗方案,不能随意停药。绝大多数降糖药在餐前20~30分钟服用,可以在体内营造一个药物环境,使饭后血糖不升高。如餐后服药,由于药吸收需要一定时间,往往是餐后血糖先升高,后降低。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的现象。当然在餐后即时服用,是因该药胃肠反应较大,如二甲双胍等。另外也有些降糖药要求餐后立即服用或进餐开始同时服用。因此在服用降糖药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并仔细阅读说明书,看清楚该药物的服用时间和剂量。
25.血糖正常可以停药吗?
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综合治疗可以使血糖能得到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糖尿病已经根治了,一旦停了药,血糖水平很有可能会再次升高。当然也有一部分轻度2型糖尿病病友经治疗后,体重恢复正常,胰岛素抵抗可减轻,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就能使血糖控制良好,可以减少原用药量,或停一段时间的药。
口服降糖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当空腹血糖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减药或者停药。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减药或者停药,都是渐进的过程,需要经常监测血糖,坚持饮食和运动疗法。如果血糖再次升高,应立即恢复用药。总之,不宜血糖正常后立刻减量或停药。
26.保健品可以替代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吗?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等特殊剂型。常常以补充维生素或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在标签说明书上可以标示保健功能,但不能标注治疗效果。
按照《食品卫生法》规定,合法的保健食品必须取得“两证”:一是要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二是生产该保健食品的企业必须取得省级主管部门核发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获批准的保健品在其产品外包装上都会印上“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标志,并有“国食健字”“卫食健字”批号以及卫生许可证号。糖尿病患者在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查看批准文号和规定标志,以免上当受骗。
27.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就是指在怀孕以前没有糖尿病,在怀孕的中期或晚期出现的糖尿病。分娩以后,大部分人发展成为ii型糖尿病,少部分人可能是i型糖尿病,还有一部分人血糖正常了,但是这类人有可能在若干年后也变成ii型糖尿病。临床数据表明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
由于胎儿和自身需要较多的营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进食量不应象其他类型糖尿病那样严格,一般可在其他类型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加20%~30%,以保证在整个妊娠期间体重增加不超过9公斤。切忌妊娠时还在减肥,这不但不利于胎儿发育,并对母亲也有害,而且糖尿病酮症发生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28.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妊娠有什么区别?
与妊娠糖尿病不同的是,糖尿病妊娠就是先有糖尿病后怀孕了,妊娠之后糖尿病仍会持续存在。不管是妊娠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妊娠,都属于高危妊娠,不仅容易分娩出体重在8斤以上的巨大儿,而且会增加新生儿的死亡率。对母亲自身而言,也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因此必须积极加以治疗。
对于糖尿病疾病早期和症状较轻的孕妇,通过饮食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如果不能控制,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胰岛素治疗。不能服用降糖药,因为口服降糖药在孕期可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可能造成死胎; 在哺乳期可能通过乳汁造成婴儿的低血糖。值得注意的是,对血糖的控制水平要比正常人稍高一些,否则容易引起死胎。
29.儿童糖尿病有什么特点?
儿童糖尿病是指15岁或20岁以前发生的糖尿病,绝大多数为ⅰ型,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全世界已有糖尿病患者1.25亿人,其中儿童糖尿病占糖尿病人的10―15%,并且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儿童糖尿病多见于肥胖或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少年儿童,多在10―14岁发病,也有早于5岁时即发病的。
与成人不同的是,由于儿童生长需要较多的营养,患儿的食物应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限制纯糖和饱和脂肪酸。饮食控制以能保持正常体重,减少血糖波动,维持血脂正常为原则。另外,儿童糖尿病必须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儿童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虽较大,但他们的尿糖与血糖相符率较高。因此对于较难采血的儿童,可以通过尿糖监测病情。
30.老年糖尿病有什么特点?
老年糖尿病是指60岁以上发生的糖尿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多数起病缓慢,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部分老年糖尿病在出现了并发症之后才确诊为糖尿病。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而且容易并发心、脑、肝、肾疾病。
老年糖尿病患者同样需要通过控制饮食、适当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及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如需采用药物治疗,应避免作用强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有些患者在降糖同时需要进行降血压和降血脂的治疗,用药时还需注意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当口服降糖药疗效减低或已有明显的合并症者宜尽早改用胰岛素。